文章名:老夫妻的“123理论”
作者: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注册心理咨询师
汕头市爱家心理研究所理事长 马健文
衰老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,但我们并非只能被动接受。一些积极的干预方式可以延缓这一进程。日本精神科医师和田秀树指出,想保持活力,关键是要多刺激大脑额叶,别让日子太单调。其中,制造“恋爱感”就是一个行之有效且充满乐趣的方法。
所谓的“恋爱感”,是指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,即因为对某个人、某件事充满期待和兴趣而产生的幸福感、兴奋感和活力。对于已经步入晚年、生活趋于平淡的老夫妻来说,重燃或维持这种“恋爱感”,即使只是浅浅的火花,也能产生很多积极影响。
从神经生物学角度说,当人们处于恋爱状态时,大脑会分泌多种神经递质,如多巴胺、内啡肽等。其中,多巴胺能让人产生愉悦感和兴奋感,刺激大脑的奖赏系统;内啡肽有助减轻压力和焦虑,还能增强免疫功能。这些神经递质不仅可以改善情绪,还能促进神经元的生长,从而维护大脑健康。另外,“恋爱感”能使大脑额叶更活跃。大脑额叶主管着计划、决策等高级认知功能,当人们处于恋爱状态或体验到类似的情感时,大脑额叶的活跃度就会提升,进而促进神经元的连接和信息的传递,能有效延缓大脑老化进程。
从身心健康层面看,“恋爱感”能让老人重新体会到爱与被爱的感觉,增强自我认同和幸福感,降低孤独、抑郁的发生风险;还能激发老人对生活的热情,促使他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让自己的状态更年轻,同时更加积极地参与各种活动,有助扩大社交圈,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关怀。为了维持“恋爱感”,老夫妻可能会主动增加沟通和互动,让夫妻关系更和谐、更亲密,有助提升晚年幸福感。
很多老夫妻可能由于太过熟悉彼此,即使想制造“恋爱感”也不知从何开始,下面给大家一些小建议。
营造仪式感。老夫妻不要羞于制造惊喜和浪漫,比如,在结婚纪念日、生日等特殊日子,精心准备一顿晚餐或互赠小礼物。即使只是一束鲜花、一本对方心仪的书,也能激发彼此的爱意。
培养共同爱好。老夫妻双双退休后,不妨共同培养一些爱好,比如学习绘画、书法、舞蹈等,这些体验不仅能让双方都产生期待感,还能带来共同话题、创造共同回忆,增进彼此感情。
多鼓励多赞美。老夫妻应善于发现对方的优点,并积极表达出来,比如一句简单的“你今天看起来真精神”“这个菜做得真好吃”,都能让对方产生更多幸福感,更有努力的动力,还会让生活多一份甜蜜。
当然,“恋爱感”并非生活的必需品,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不同,有兴趣的老人可以将其作为调剂,已经习惯了平淡生活,不愿做出改变的老人也不必勉强自己,践行其他健康的生活方式,例如规律运动、积极社交等,同样可以起到延缓衰老、保持活力的作用。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,积极享受晚年。
更详尽信息请查阅《生命时报》,或查阅人民网。
如需有疑问或需心理咨询,请联系汕头爱家心理研究所:0754-88368363